日期:2025-08-24 05:09:44
日期:2025-08-24 05:09:44
受到国际局势的调整、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数字智能技术的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中国的供应链走向海外市场,展现出全球化、高端化、智能化和本地化等多重趋势。这些趋势共同促使中国企业在出海路径上,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渐升华为涵盖整个产业生态的全面布局。这一战略不仅为全球产业转型提供了核心驱动力,也为中国出海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赢得话语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科技不断推动,中国供应链的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将进一步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基于此,霞光社和霞光智库推出了《2025年中国供应链出海十大趋势报告》,意在深入分析中国供应链在全球产业新格局中的最新市场机遇,以及带来业务增长的新动力。
从“产业被动迁移”到“技术生态引领”的模式变革中,中国供应链走过了五个主要阶段。目前,中国正利用产业链集群的协同优势实现一同出海,还在推动技术标准向全球扩散,同时不断将海外市场的分散布局升级成具有韧性的全球网络,逐步打造出不可或缺的“全球公共基础设施”地位。
政策环境方面,主要体现在关税以及产地要求等贸易壁垒上。
如今的贸易壁垒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关税问题,而是演变成了“规则组合拳”,比如本地化率、数据主权和绿色标准。按照世界银行的预测,到了2025年,全球贸易的增速会降到1.8%,比2024年要低1.6个百分点。
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趋势不断增强,企业被动被要求把供应链分散到不同地区,还得合理规划产能。这就需要通过区域合作,比如欧盟和东盟之间的数字互认,结合技术方面的合规措施,比如用绿色能源生产、区块链溯源等,来提升出海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韧性。
不管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全球电子商务依然会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全球电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东南亚、中东和拉美这类新兴市场,以及北美这类成熟市场,电商在零售总额中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人们网上购物的趋势持续增强,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一起推动中国供应链走向海外,释放出更强的动力。
目前,不管是技术开发还是品牌推广,中国企业出海都主要依靠高附加值产品在海外市场争取更好的溢价,这些收益又成为供应链升级的“新动力”。科技企业通过专利授权和合作研发推动技术标准的提升,而品牌企业则借助大额订单和灵活的需求,促进供应链效率和品质的飞跃。这种双向的反馈机制,正是中国供应链从单纯追求“成本优势”逐步转向“价值创造”的内在动力和核心驱动力。
随着中国出海浪潮越发澎湃,还有关税啊、贸易壁垒什么的推波助澜,使得中国制造企业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拿新能源产业举例,近年来特别积极在拉美、中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布局生产基地,想在这些地方扎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动作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推动上游供应链协同走出去,二是海外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业链也更为完善,三是制造业的“出海”范围不断扩大,从工业制造逐步涉足终端消费品市场,都展现出了强烈的海外市场意愿。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轨迹正由“产品走出去→资本布局海外→核心能力国际化”向“深度本土化运营”转变,越来越多的出海企业把“本地设计、本地生产、本地销售”当成常态。现在,中国企业在海外已经逐渐建立起“技术研发中心以技术优势为支撑、资源就近的区域制造基地、产业基础扎实的多地供应网络,以及本地市场运营团队”的多维生态体系。
依靠“全球布仓+近端履约”的仓配运作模式,领先的供应链公司正加快一体化整合,推动跨境高效配合:覆盖面更广、交付时间更短、交付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
中国供应链出海正从“产能输出”逐步转变为“生态赋能”,这是一场系统性的升级。这样的变化降低了中小企业进入国际贸易的门槛,也减少了在规则方面遇到的摩擦,还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技术的不断革新正在深度改变中国供应链在国际竞争中的格局,通过“高端化突破”与“绿色化跃迁”这两大方向同步推进,推动中国从全球制造基地向创新引领的中心转变。
AI技术的变革带来了供应链的升级,也让出海企业的数智化转型跑得更快,帮他们在研发、生产、质量管理、物流采购等各个关键环节实现了质的跃升。
跨境电商的兴起推动了物流仓储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升级升级,整个行业发展呈现出不断演变的态势。
随着全球电商的快速发展,第三方跨境物流仓储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直邮和海外仓这两大主流方式。现在在中国跨境出口的货运中,直邮占比更大一些,不过海外仓的发展速度更快,凭借着成本较低、时效较优的优势,未来有望成为主导模式。
第三方跨境电商物流仓储服务已经搭建起涵盖头程运输、海外仓储和尾程配送的完整产业链,涉及“干、仓、关、配”等多个环节,服务供应商众多且分散。尽管行业逐渐形成了不同层级的格局,但跨境物流仓储服务商依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各种挑战。
随着半托管模式的逐步普及,海外仓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
物流和仓储这部分支出,对于跨境卖家来说可算是刚需了,占他们总营收的约20.6%。所以,仓储和物流的变化也是紧随跨境电商的潮流发展的。
到了2024年,跨境电商开始流行半托管的玩法,像速卖通、Temu、SHEIN这些平台都搞了优惠政策,帮商家降低运营成本,又带来大量流量,真是让海外仓的发展更上一层楼。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海外仓建设超过2500个,面积比2021年增长了88%。
海外仓主要可以分成第三方海外仓、平台海外仓和自营海外仓三类,也就是说由平台、第三方公司或是卖家提前把货送到海外仓储存,客户一旦下单,就能就近从海外仓直接发货。因为海外的人工成本高,人员管理也挺麻烦,这才促使仓储和物流机器人,还有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使用行列。
国际贸易壁垒、本地法规、区域协定,以及成本和效率的考量,让供应链不断朝着本地化整合的方向发展。考虑到各地区、文化背景和产品类别的差异,不同的本地采购策略都得做出相应的调整。
本地采购不仅有利于原料的管控,还能更好地迎合本地市场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节省物流方面的花费。为了配合这种采购方式,企业常在海外设立本地仓库,这样一来,采购和供应的管理就更顺畅,也能加快供应链的反应速度。
在智能仓储物流产业链中,上游主要关注硬件设备,比如立体库、输送机啥的;中游则以系统集成为核心,涉及电商、新能源等多个行业;而在平台层面,主要提供ERP、智控供应链这些软件服务。
能力矩阵主要展现了各种服务商在资源范围和场景匹配上的优势,比如海柔创新(Hai Robotics)通过闪攀系统等产品,突显出在高吞吐量和高密度自动化仓储方面的突出表现;京东物流(JDL)则以其强大的数智化能力著称。而“场景化服务商组合建议”则针对跨境电商和快消品品牌,提供了个性化方案,比如“海柔创新+SAP ERP+万邑通”的搭配,特别适合高密度仓储需求,充分彰显了服务商之间协同合作的高效价值。
海柔创新(Hai Robotics)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领先的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企业,专注于利用机器人技术与智能算法,打造高效、智能、灵活的仓储自动化方案,为各类工厂和物流仓库创造价值。
海柔创新专注开发箱式仓储机器人(Automated Case-handling Mobile Robot,简称ACR)系统,涵盖机器人本体、底层定位算法、控制系统、机器人调度以及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关键部分的自主研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申请注册超过2200项专利。
海柔创新的总部坐落在深圳市,此外在香港、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和韩国都设有分支机构。
万邑通美国洛杉矶仓主要负责处理许多跨境卖家的发货任务,而且大部分卖家都希望订单能在当天发出。海外仓的租金挺贵,工资也不低,管理员工很麻烦,操作起来也不容易。海柔创新的自动化方案一上阵,就帮海外仓提高了出入库的效率,还让运营成本尽量压到最低。
借助模块化的设计和强大的扩展能力,这套方案完美应对跨境大促的各种需求,充分证明了自动化在海外仓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方面的价值,最终帮助客户实现“百万级SKU精准管理”的目标。
郑州配资网炒股配资开户,股票杠杆哪个平台最好用,配资股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