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9-16 04:38:42
日期:2025-09-16 04:38:42
图片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两宋·朱敦儒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这首词以浅近语言道出深刻人生哲理,呈现了词人面对世事无常的豁达心境。开篇“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用春梦秋云作比,形象揭示世俗纷扰的短暂与人情冷暖的虚幻,为全词奠定超脱的基调。继而以“不须计较苦劳心”劝解世人不必执着劳心,点明“万事有命”的宿命观,并非消极认命,而是教人学会放下执念。下阕笔锋一转,以“三杯酒好”“一朵花新”捕捉生活中的微小确幸,展现于瞬息间把握欢愉的智慧。结尾“片时欢笑且相亲”强调当下相聚的珍贵,而“明日阴晴未定”既暗合世事难测的初旨,更凸显活在当下、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全词通过对比人生的虚无与眼前的美好,在浅白韵律中传递出淡然处世的生活哲学,引导读者在无常中寻找恒常的快乐。
鹧鸪天·西都作两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这首词以狂放不羁的笔触塑造了一位超然物外的隐逸者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蔑视权贵、崇尚自由的精神境界。开篇“我是清都山水郎”自称天宫掌管山水的仙官,以奇崛想象奠定全篇疏狂基调;“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更以神话笔法彰显其与自然缔约的浪漫情怀。下阕“诗万首,酒千觞”以数量词叠加凸显豪情,而“几曾着眼看侯王”则掷地有声地宣告对功名富贵的蔑视。结尾“玉楼金阙慵归去”反衬出人间烟火的可爱,“且插梅花醉洛阳”以插花醉酒的潇洒意象,将高洁志趣与洒脱风骨完美融合。全词通过天人合一的想象、夸张奔放的语言,在笑傲王侯的豪气中传递出追求精神自由、坚守独立人格的生命态度,堪称宋代隐逸词中的典范之作。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两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这首词以登高望远为切入点,通过壮阔景象与国殇之痛的强烈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爱国忧民之情。开篇“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点明时空背景,以“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宏大意象展现天地苍茫,为全词奠定悲壮基调。下阕笔锋陡转,“中原乱,簪缨散”六字如泣如诉,道出靖康之变后山河破碎的惨状,“几时收”的诘问更是将收复失地的渴望与焦虑和盘托出。结尾“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以拟人手法恳请秋风将泪水吹向战火纷飞的扬州,将个人悲痛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空灵的想象中寄托了对故土百姓的深切挂念。全词通过由景入情、由个人及家国的层层推进,将自然景象、历史变故与个人情感熔铸一体,在苍凉的意境中彰显出词人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两宋·朱敦儒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这首词以洒脱闲适的笔调抒发了超脱世俗、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开篇“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用对仗工整的叠句,勾勒出饮酒赏花的日常闲趣,展现出自足快意的隐居生活。“自歌自舞自开怀”三“自”连用,与“无拘无束无碍”三“无”相呼应,将不受世俗羁绊的自由心境推向高潮。下阕笔锋一转,“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以历史虚无观解构功名意义,指出千秋功业终成梦幻,无数英才终归黄土,从而引出“不须计较与安排”的豁达感悟。结尾“领取而今现在”以白话式收束,强调把握当下、享受现实的生活智慧。全词通过对比历史的虚幻与当下的真实,在看似消沉的言辞中实则蕴含着重生与觉醒的力量,倡导了一种超越功利、活在此刻的生命哲学。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两宋·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这首词以渔父形象展现超脱红尘的隐逸之乐,勾勒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开篇“摇首出红尘”以果断姿态宣告告别世俗纷扰,“醒醉更无时节”更进一步打破常规时空约束,凸显自由不羁的生命状态。词人化身“绿蓑青笠”的钓者,在“披霜冲雪”的磨砺中展现与自然融合的坚韧品格。下阕笔触转向宁静夜景:风定丝闲的钓舟、上下辉映的新月,构建出空灵澄澈的意境,“千里水天一色”的宏阔画面最终聚焦于“孤鸿明灭”的细微动态,在点面结合间形成诗意张力。全词通过红尘与自然、喧嚣与宁静的鲜明对比,以极具画面感的意象群和虚实相生的手法,在孤鸿掠空的刹那永恒中,传递出返璞归真、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深邃哲思,展现了宋人隐逸词中物我两忘的至高审美境界。
临江仙·堪笑一场颠倒梦两宋·朱敦儒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匆匆西沉。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这首词以对人生的透彻感悟为核心,通过浅白如话的语言揭示了世事的虚幻与自我的真谛。开篇“堪笑一场颠倒梦”便以自嘲口吻将人生比作一场荒唐大梦,而“元来恰似浮云”更进一步强调其虚幻无常的本质,奠定了超脱醒悟的基调。中间以“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具象化世人庸碌奔忙的生存状态,与“流水滔滔”“飞光匆匆”的自然意象相呼应,突显时光流逝的残酷与生命有限的悲凉。词人最终在“世间谁是百年人”的叩问中幡然醒悟,指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的解脱之道——唯有跳出红尘迷障,回归本心本性,才能获得真正的清醒与自在。全词通过梦与醒、忙与闲、外求与内观的强烈对比,在看似消极的感叹中蕴含着积极的自省智慧,指引人们超越浮世虚名,找寻内在的宁静与自我。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两宋·朱敦儒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这首词以靖康之耻为背景,通过一个家庭的破碎展现了整个时代的苦难,抒发了深切的国仇家恨与思乡之情。开篇“直自凤凰城破后”直指汴京沦陷的历史悲剧,用“擘钗破镜”的典故生动刻画战乱中夫妻被迫离散的惨状,“天涯海角信音稀”更凸显了乱世中人生漂泊的无助。下阕借自然现象反衬人间悲剧:明月星辰尚能重聚,而离散之人却永无归期,“如何不见人归”一声泣血叩问道尽无限悲凉。结尾以“杜鹃啼”“塞雁回”的意象叠加,年年往复的鸿雁与十四载的光阴相互映照,在时间循环中沉淀出锥心之痛。全词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亡紧密交织,通过今昔对比、物我对照的手法,以柔婉笔触承载沉痛情感,最终在雁阵归飞的画面中,将战乱之殇与盼归之切升华成为跨越时代的悲鸣。
采桑子·彭浪矶两宋·朱敦儒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这首词以战乱漂泊为背景,通过孤寂意象的层层渲染,抒发了深切的故国之思与去国之悲。开篇“扁舟去作江南客”直述南渡逃难的遭遇,以“旅雁孤云”自喻飘零之身,瞬间勾勒出乱世孤旅的形象;“万里烟尘”展现中原烽火的苍茫图景,“泪满巾”三字则以直白之语道尽无限悲怆。下阕笔触转向江畔晚景:“碧山”“汀洲”“枫叶芦根”等冷色调意象堆叠,配合“日落波平”的苍茫暮色,构建出空寂凄清的意境,最终以“愁损辞乡去国人”点明主题——景语皆成情语,山河冷寂实是心境外化。全词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巨变融为一体,通过天涯孤旅与冷山静水的双重写照,在空间的无尽与时间的凝固中,将一代文人的流亡之痛与故土之思升华成为跨越时代的悲鸣。
忆秦娥·西江碧两宋·朱敦儒西江碧。江亭夜燕天涯客。天涯客。一杯相属,此夕何夕。烛残花冷歌声急。秦关汉苑无消息。无消息。戍楼吹角,故人难得。这首词以羁旅夜宴为场景,通过乐景与哀情的强烈反差,抒发了深切的家国之思与身世之悲。开篇“西江碧”以澄澈江景起兴,“江亭夜燕天涯客”却陡然点明宴集者皆是流落天涯的漂泊之客,欢宴场面暗含苍凉底色。“一杯相属,此夕何夕”化用诗经典故,在故作旷达的劝酒声中透露出乱世中不知今夕何夕的迷惘。下阕笔锋突转,“烛残花冷歌声急”以物象变迁暗示欢宴将散,而“秦关汉苑无消息”更将个人命运与故国山河相连,昔日汉唐盛世与当下中原沦丧形成尖锐对比。结尾“戍楼吹角,故人难得”以号角声打破残夜宁静,在苍凉的余音中道尽故人星散、重逢无期的时代悲音。全词通过时空跳跃的笔法,将个人羁旅之愁与家国兴亡之痛熔铸一体,在杯酒欢歌的表象下涌动着一代文人深沉的历史悲慨。
清平乐·相留不住两宋·朱敦儒相留不住。又趁东风去。楼外夕阳芳草路。今夜短亭何处。杏花斜压阑干。朱帘不卷春寒。惆怅黄昏前后,离愁酒病厌厌。这首词以春日别离为主题,通过时空转换的细腻描写,层层递进地抒发了深切的离愁别绪。开篇“相留不住”四字直截了当点出离别结局,“又趁东风去”既暗示春日分离的时节特征,更透露出身不由己的无奈。继而以“夕阳芳草路”勾勒苍茫暮色中的漫漫长路,而“今夜短亭何处”的诘问,则将行程的不确定性与漂泊无依感融为一体。下阕转入居者视角:“杏花斜压阑干”以繁花压枝的热闹反衬孤寂,“朱帘不卷春寒”则通过帘幕低垂的细节,具象化内心难以驱散的凄冷。结尾“黄昏前后”的时间延展与“离愁酒病”的状态描写相呼应,最终以“厌厌”二字收束,将那种因思念而慵懒无力、病酒恹恹的情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全词通过外在景物与内在心绪的交融映照,在东风杏花的春景中反衬离愁,于时空交错的布局中展现别后两地的共同相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郑州配资网炒股配资开户,股票杠杆哪个平台最好用,配资股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